首页

扶桑女s在线

时间:2025-05-25 13:40:50 作者:女子带娃盗窃27次被判刑,网友:这不该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课”! 浏览量:32017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从2024年全国两会看大陆对台工作着力点

  作者 朱贺

  2024年全国两会,从政府工作报告到领导人参加政协联组会、人大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再到外长记者会,“反‘独’促统”“融合发展”“交流合作”等涉台表述高频出现,为外界提供了今年大陆对台工作的观察点。

  和平统一基本方针不动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联组会时指出,不断壮大反“独”促统力量,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尽管岛内政局给两岸关系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大陆方面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引下,掌握战略主动,围绕追求国家统一的中心目标,在执行层面抓住两头,即针对“台独”和外来干涉坚决反对与反制,面向台湾社会和台湾同胞促进融合发展。

  李义虎指出,大陆对台政策具稳定性、延续性,和平统一基本方针并没有改变。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台湾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机制

  自两岸“融合发展”概念提出,两岸交流合作已从偏重经济往来逐渐向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深化。从“31条”“26条”“农林22条”,到去年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陆方面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已较为完备。“下一步关键在细化、落实。”李义虎指出,福建作为“先锋试点”,可以探索新机制、新做法。

  如何让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也被代表委员热议。福建平潭是大陆与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岛屿,福建团全国人大代表黄建波表示,平潭已率先实现与台湾主要港口的客货运直航全覆盖,正在探索开通对台邮轮航线和闽台游艇自由行;同时扩大对台服务贸易开放,推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让更多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

  作为长期以来的两岸交流热点区域,长三角地区也在积极行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台联副会长庄振文介绍,去年多项沪台中小学生交流活动恢复线下举办,不少“首来族”跨海而来;在沪台胞受邀参加地方政协会议和公益活动等,感受、参与大陆政经生活。今年将继续在台湾青年“引进来”“留得住”上重点着墨,提升交流实效。

  新质生产力蕴藏合作机遇

  两岸经贸合作始终是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数据显示,今年1月台湾销往大陆(含香港)订单额同比增长28%,成为当月台湾外销订单的主要增长动能来源;台湾工商团体也多次公开表达恢复两岸务实交流与对话的呼声。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受访表示,两岸经贸合作已走过数十年,各产业都建立了一定联系,且台湾部分优势产业与大陆联结深厚,如电子信息、食品产业等;一些企业在岛内走下坡路,但在大陆找到“第二春”,顺利实现转型。

  当前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合作并实现发展?今年备受台湾媒体关注的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或可给出解答。曹小衡认为,高新技术、大数据等是大陆未来发展重点,恰也是台湾优势产业,两岸就此开拓合作的空间巨大。大陆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两岸各产业已有深厚合作、信任基础,未来持续深化升级经贸合作前景可期。(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京津新城半程马拉松赛在津开跑 特色奖品吸睛

“3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30秒准备!”发射区的广播持续传来零号指挥员的口令。临近发射,越来越多观众抵达现场,观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重要瞬间,人们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远处蓄势待发的火箭上。

护航大学生就业路丨让“专业工作室”成为“人才孵化器”

今年2月,亦庄海关在对一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查验时发现,其中4支甲状旁腺激素注射器无医疗器械注册证、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是已注册或者已备案的医疗器械,该关依法监督企业对产品进行销毁处理。

铺就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基石

一是强化预测预报预警。要继续加密滚动预报,加强与水利部信息中心、各省(自治区)水文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共享预报成果,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牢牢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

“左手咖啡右手茶 万千气象云生活” 2024茶咖网络文化周启动

新质生产力具有“大科创驱动”特征。区别于传统生产力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未来产业不断发展,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中逐步孕育形成。科技创新从更多依靠应用研究与集成创新转向更多依靠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构筑强大基石。

不负好春光 浙中“春日经济”活力十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批领军企业。中关村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推动领军企业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和20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大场景应用供给力度,持续推动底层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迭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